跳至主要内容

所谓的集体备课就是个笑话

那个所谓的"集体备课",我跟你讲,很多时候就是个笑话。
你备第一单元,我备第二单元,他备第三单元,最后拼在一起,美其名曰"团队智慧的结晶"。
说白了,就是个大型的偷懒现场。
结果呢?老师拿着一份自己都没过心思想过的教案,下载一个别人做的PPT,就这么走进教室了。人是到了,但灵魂没到场。
这叫备课吗?这不叫备课,这叫"走流程"。
上课的时候磕磕巴巴,照着稿子念。学生稍微问个深点儿的、偏点儿的问题,当场就卡壳。因为那知识根本就没长在你身上,只是临时贴上去的皮。
最可悲的是什么?是你自己骗自己,觉得工作完成了。但你坑的是谁?坑的是讲台底下那几十双清澈又信任你的眼睛。
真正的集体备课,根本不是这么回事。
它应该是,我们每个人,都先拼尽全力,把自己那份完整的、哪怕不完美的教案给做出来。自己先去"九死一生"一回。
然后,我们再坐到一起。
你把你的"独门秘籍"亮出来,我把我的"得意之作"摆上桌。我们互相"偷师",互相"挑刺",互相借鉴。你的这个点子绝了,我收下了!我这个设计思路,你也可以试试。
最后,每个人都带着一兜子"战利品"回家,再把自己原来的方案打磨得闪闪发光。
这之后你再上讲台,那感觉完全不一样了。
底气是从骨子里冒出来的。因为整个知识体系的"龙脉"你都亲自走过一遍,每个细节的"为什么"你都追问过。
这时候,教案在你手里,只是个地图。
而你,才是那个真正知道要去哪儿、并且能带着孩子们领略一路风景的向导。